<ol id="n1eff"></ol>
  • <optgroup id="n1eff"><em id="n1eff"><del id="n1eff"></del></em></optgroup>
    1. <em id="n1eff"><tbody id="n1eff"></tbody></em>
    2. <optgroup id="n1eff"></optgroup>
    3. <optgroup id="n1eff"></optgroup>
        ⇒ 成大事者不糾結

        羅振宇在兩年前出過一本書,叫做《成大事者不糾結》。書名這句話,來自老羅對于曾國藩一生的總結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何為不糾結?用曾國藩的話來回答,就是“未來不迎,當時不雜,過往不戀”。十二個字,說來簡單,做到不易。單是一個“當時不雜”,就要難倒不少英雄漢。

        東晉名將甘卓就是一個“教科書級”反面典型。大事面前,他瞻前顧后、想東想西、猶猶豫豫、反反復復、磨磨唧唧……結果,資源耗盡、良機錯失,一手好牌被憋成爛牌。作為一個“糾結癥”重度患者,他身上有三大癥狀需要我們警惕和預防——

         

        癥狀一

        意志不定,愛變卦

         

        甘卓是秦國丞相甘茂的后人,東吳名將甘寧的曾孫。他的家族,能人輩出,名震江東。甘卓本人,也是德才兼備,出類拔萃。東吳滅亡之后,甘卓曾銷聲匿跡了一段時日,但當他重出江湖后,很快就被“察孝廉”、“舉秀才”,成為吳王司馬晏的常侍。

        為官之后,他多次參與平叛,并憑借累累戰功,一路升官加爵。公元317年,東晉建國,甘卓升任梁州刺史,鎮守襄陽。在位期間,他勵精圖治,扶貧安民,取消估稅,令市無二價,頗受百姓愛戴。

        然而,這樣一個有實力、有背景、又有威望的人物,卻在接受大事考驗時,一次次犯迷糊。

        公元322年,東晉大將王敦打著“清君側”的幌子發起叛亂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按計劃,他將從武昌起兵,殺向首都建康。但是出兵之前,王敦心里并不踏實。因為北面的梁州刺史甘卓,和南面的湘州刺史司馬承,都會對自己的行動造成威脅。尤其是甘卓,實力雄厚,軍民團結,王敦擔心腹背受敵,于是便派人去找甘卓談合作。

        沒想到甘卓痛快地答應了:好啊,大哥,我跟著你干!

        王敦大喜,于是放心地發出討伐檄文,宣告天下與朝廷決裂。

        然而,到了約定的日子,王敦這邊旌旗高掛,千舟待發,而甘卓卻未到一兵一卒。王敦等了半天,最后只等來一封信,甘卓說:“我看這次行動不妥,哪能和朝廷作對呢?勸大哥也停止行動,回頭是岸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癥狀二

        瞻前顧后,想太多

         

        見甘卓臨陣變卦,王敦連忙回信說:“你放心,我的目的只是鏟除奸佞,并沒有針對朝廷。如果事情成功,我讓你做三公”。甘卓一聽,又糾結了,到底是參與還是不參與呢?

        順陽郡郡長魏該認為:王敦是逆賊,絕對不能與其同流合污。

        參軍李梁建議說:不如先按兵不動,坐山觀虎斗,到時候誰贏了都對你有好處。甘卓同意,那就等等看吧。

        司馬承的秘書鄧騫反駁道:將軍身為人臣,國家有難,怎能見死不救?王敦留守武昌的士兵不足五千,而您的軍隊卻是王敦的兩倍,此時率領精銳,攻擊武昌,勢必摧枯拉朽,你還猶豫什么?

        與此同時,王敦派出說客樂道融做最后的邀請。結果樂道融一來就反水了,他勸諫甘卓:你如果和王敦一起反叛,就是有負大義。如果襲擊武昌,卻能建立不朽功業。不妨假裝答應王敦的要求,然后對武昌發起偷襲。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好像每個人說得都有道理,可到底聽誰的呢?經過了漫長的思索和權衡,終于,甘寧做出決定——討伐叛賊,進攻武昌。

        他宣布王敦的罪狀,又聯絡司馬承和廣州刺史陶侃,公開向王敦宣戰。皇帝十分高興,任命甘卓為鎮南大將軍、侍中、都督荊梁二州,荊州牧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癥狀三

        恐懼失敗,愛拖延

         

        甘卓從襄陽發兵,很快到達距離武昌百十公里豬口(今湖北仙桃)。

        此時的武昌,已經亂作一團,不少士兵趁亂逃跑,剩下的也都惶惶不可終日。現在攻打武昌,絕對是摧枯拉朽。然而甘卓卻突然讓大家停下了,說等四方諸侯到齊后,一起出發。

        可是戰事瞬息萬變,四方諸侯無法準時到達。

        攻,還是等?甘卓再度陷入深深的糾結,于是他啥事不干,在豬口停駐了數十日。

        而另一邊,王敦已攻破建康,掌握朝政,殺害了周顗和戴淵兩位老臣,并下令讓甘卓撤軍。甘卓得知,悲痛不已,當即下令撤軍回襄陽,理由是擔心進攻武昌會逼王敦傷害皇帝,危及皇室。樂道融等人苦苦勸他不能半途而廢,但甘卓還是退兵了。

        回到襄陽,甘卓開始變得精神失常。只要有人提意見,他就大發雷霆。有人勸他要加強防衛,他卻反倒把軍隊解散,讓他們出去種地。

        與此同時,遭受背叛的王敦卻已準備“秋后算賬”了。一天,甘卓正在午休,刺客支開侍衛,進入臥室,將甘卓殺死在了睡夢中。

        甘卓的結局,實在令人可惜。他本握有十足的主動權,卻在糾結和拖延中,把自己推向了被動的一方。

        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,若能砍掉一些無謂的糾結,生活和工作都會輕松和順暢不少。可是,糾結這病,該怎么治呢?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團隊,給出了這樣幾條建議:

         

        1、要覺察自己的糾結,明確自己的糾結點在哪。

        2、相信deadline的生產力。如果你所糾結的并非重要或緊急之事,那就不要總惦記著,可擱置在一邊,留待最后來想,興許最后能夠豁然開朗。

        3、拋開情緒影響,理性解決問題。不要有畏難心理,問題也許沒你想的那么復雜。

        4. 選擇合適的思維方式。大事做分析,小事靠直覺,實在不行,拋硬幣。

        5. 接受結果,后悔無益,永遠別沉浸于“早知如此,何必當初”的怪圈中。

        要知道,勇敢做出選擇后,任何一條路,都可能被你走成一條好路!如果站在原地打轉,不停地糾結與內耗,那么任何一條路,對你而言都是死路。

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(C)2015-2016 山東天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  備案/許可證編號:魯ICP備13003343號-1 技術支持:山東星萃泉  管理入口
        偷自视频区_皇色 网站大全_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