⇒ 王思聰失聲第48天,熊貓直播宣布破產:你的舒適區,正在殺死你

3月8日,是校長王思聰微博停更的第48天。這一天,他一手締造的熊貓直播宣布破產。
校長的微博依舊沉默,但這則消息卻震驚了朋友圈。
背靠王思聰這棵大樹,曾與斗魚、虎牙三足鼎立,估值高達50億,熊貓直播從一開始就像個優等生。
誰會想到,占盡了天時地利,卻依舊一敗涂地。
不幸是結局,不爭是緣由,熊貓直播卻是敗給了自己。
破產原因很多,但和打雞血、倡導狼性文化的同行不同,熊貓直播很佛。
主播佛,每天只直播 4、5個小時,人氣掉了領導也不在意。
等到月底瘋狂補時長,然后拿全額薪水。
甚至,主播們還虛假“刷量”成風。
員工佛,有游戲廠商員工說,熊貓員工很自負,認為“校長”的名字足夠牛,是最厲害的推廣方案,多余的PR毫無意義。
領導更佛:媒體報道說,熊貓直播曾幾次遇到危機,領導層都集合開會。但實際上,都是邊開會,邊攜妻帶子找個度假村搞團建。
相比對手,熊貓直播就是天堂,大家不用加班、不用熬夜、不用有危機感,就能舒舒服服的拿錢。
但直播行業白刃見紅,全力以赴尚且困難重重,一味貪圖安逸,想不死都難。
用戶下降、造血困難,熊貓直播節節敗退,不僅無人愿意投資,最后連王思聰都撤了資。
總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,卻不知道大樹不喜歡懶惰的你。
如今,在直播間高呼“世界末日”的主播,在職場到處投簡歷的員工,一定感受到了行業的殘酷,但這一切又能怪誰?
正如360創始人周鴻祎在《給那些仍舊在公司混日子的人》一文所寫:
“你混日子,就是日子混你,最后的輸家是你自己。”
你曾經貪圖的舒適區,正在慢慢殺死你。

羅振宇有句話很形象,你喜歡歲月靜好,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。
在這大江奔流中,你如果渾渾噩噩,把混日子當成是歲月靜好,等待你的絕不僅僅只是落后。
去年年初,唐山某收費站取締,一批工作人員因此下崗。
為此,這些人圍住了領導要說法。
其中一位大姐哭訴,“我今年36了,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,我現在啥也不會,也沒人喜歡我們,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。”
隔著屏幕都覺得悲哀,這種悲哀不是她失業,而是她才36歲,就失去了面對人生的勇氣。
而生活中,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同事的一位表叔,是80年代末為數不多的大學生,畢業時他進了國有紡織廠。
那時紡織還是壟斷行業,旱澇保收,福利待遇很好,上班就是一張報紙一杯茶。
再后來,他跟著“老油條”們一起翹班、喝酒打牌。
好景沒幾年,市場放開,民營企業涌入,“安逸”的國企很快破產,表叔也失了業。
才三十出頭的他,嘗試做過出租車司機,也干過搬運工,但哪一行也干不長,最后所幸閑了下來,僅靠著每月一點失業金度日。
不去工作的表叔,反倒更迷戀喝酒打牌了,直到今年,快50歲了,依舊如此。
日子越過越糟,兩個孩子都因為家窮早早輟學,親戚朋友一提起他就搖頭。
心理學上這個詞,叫“花盆效應”,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“花盆”中待久了,就會不思進取、安于現狀。
年輕時貪圖安逸,容易形成慣性思維。
此后,如果困難來襲,他們往往不是絕境反擊,相反會因為害怕,選擇用更低級的舒適,和短暫快感來麻痹自己。
到最后,輸的徹徹底底。